“公生明,廉生威。”清正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为官从政者应当始终坚守的道德底线与行为准则。在历史的长河中,清风廉政的佳话不绝于耳,它们如同一座座明亮的灯塔,照亮着党员干部前行的道路,时刻提醒着党员干部们要将清风廉政永记心间。
回顾历史,无数仁人志士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清风廉政的深刻内涵。包拯,这位家喻户晓的“包青天”,一生为官清廉,铁面无私。他敢于弹劾权贵,不畏惧任何势力,一心只为百姓伸张正义。在他眼中,法律是公正的天平,不容许有丝毫的倾斜。他的清正廉洁,不仅让当时的百姓对他敬仰有加,更为后世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海瑞,同样是一位以清廉著称的官员。他生活简朴,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在任期间,他严惩贪官污吏,力推改革,一心为百姓谋福祉。即使面对重重困难与压力,他也从未动摇过自己的廉洁信念。这些先贤们的事迹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清风廉政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清风廉政依然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雷霆万钧之势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打虎拍蝇,猎狐追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个个腐败分子纷纷落马,彰显了我们党坚决惩治腐败的决心和力度。这些举措,不仅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更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对于每一位党员干部来说,清风廉政是必须坚守的政治品格。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在权力面前,要保持敬畏之心,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不贪图个人私利。同时,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作风。只有做到清正廉洁,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在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清风廉政,不仅关乎党员干部个人的形象和声誉,更关乎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党员干部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将清风廉政永记心间。以廉洁为笔,以奉公为墨,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壮丽篇章。(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惠民道街道办事处 颜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