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党员干部作为中流砥柱,肩负着重大使命与责任。而自省,这一看似简单却蕴含无穷力量的品质,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是修身正己、提升能力、保持初心的关键所在,贵在坚持、重在落实。
自省,首先应该端正态度。有的党员干部,总是“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不会犯错误、出问题,于是不愿意自省;有的则“沉湎”于“自我感觉良好”,认为不如自己的人大有人在,即便要反省也应该是别人先反省。实际上,这些态度都是不正确的,对党员干部来说,应该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以先进为榜样、以楷模为标杆,对自己提出更高的思想标准、道德标准、工作标准、作风标准,这样才能扫除心灵的杂草,修炼道德的境界,进而练就金刚不坏之身。
自省是党员干部思想上的“清洁剂”。身处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各种思潮相互激荡,诱惑与干扰层出不穷。党员干部若不常自省,思想就容易被不良因素侵蚀。时常自省,能让党员干部时刻审视自己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是否在纷繁世事中迷失了前行的方向。通过自省,党员干部能够及时清除思想上的“灰尘”,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确保在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的道路上不偏航。
自省是党员干部行为规范的“校准仪”。党员干部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其行为举止不仅代表个人,更关乎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党员干部难免会出现一些行为偏差,此时自省就显得尤为重要。时刻对照党的纪律要求和群众期望,及时发现并纠正自身行为的不当之处,确保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党员的标准,维护党的良好形象。
自省是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助推器”。优良的作风是党员干部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的重要保障。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有的党员干部可能会出现浮躁情绪、形式主义等不良作风。自省能让党员干部深刻反思自己的工作态度是否端正,工作方法是否得当,是否真正做到了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能够及时转变工作作风,克服不良倾向,以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古人的智慧启示着当代党员干部,自省是一生的必修课。在新时代,党员干部唯有时刻保持自省的自觉,将自省融入日常工作与生活,方能在风云变幻的时代浪潮。(作者: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永红桥街道办事处 何立媛)